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制定项目方案

 

  • 课题名称

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制定

  • 课题背景

营养治疗是指在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营养治疗能纠正病人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改善病人临床结局。营养治疗已由最初单纯供能用途发展成为某些严重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营养治疗药物是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作用机制明确、使用安全、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随着健康需求的升级、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营养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和国民营养工作。2016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实施临床营养干预;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将临床营养行动作为国民营养计划的重大行动之一;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明确有关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和管理,持续提高临床营养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并分别于2022年6月和2023年2月公布了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名单,持续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

营养治疗药物作为临床常用但较为特殊的一类制剂,其合理使用应得到重视和监管。在临床实际用药的参考工具中,药品说明书是药物使用的基本标准,但存在部分滞后性,国际和国内指南/共识类文件也存在一定争议与分歧,营养治疗药物的使用缺乏官方统一意见;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对营养治疗药物处方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尚无权威指导,营养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体系仍待完善。本课题结合国家布置的临床营养学科建设的工作要求,推动医疗机构积极实施相关管理政策要求,提高营养治疗药物管理水平,探索解决营养治疗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 课题目标

通过开展“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制定”课题,了解我国医疗机构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难点;遴选临床用量大、使用金额高、用药不合理问题较多的营养治疗药物,编写相应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营养治疗的合理用药水平;针对药品遴选、使用监管、评估反馈三个环节,制定医院适用的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范医疗机构科室营养治疗药物使用,推动医疗机构营养学科的科室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 课题内容

本课题将由XXXX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与XXXX联合主办,由XXXX承办,以XXXX基地为主要试点,以营养治疗药物的规范化应用与管理为例,共同探索临床科室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模式。

(一)营养治疗药物应用与管理的现状调研

调研、收集各地目标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在营养治疗药物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内容可涉及药品遴选、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多学科协作模式等。

(二)营养治疗药物规范化应用与管理探索区域研讨会

将50家目标医疗机构划分为4个研究小组,每组8-10家医疗机构,每组内选择一家XXXX评价研究基地医院为本组牵头机构,开展区域性研讨会。以各医疗机构营养治疗管理中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委会专家组以及参与医疗机构的营养科、重病医学相关临床专业、药学专业、循证医学专业、政策研究专家、医保管理专家等等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中展开交流与讨论,分享经验,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区域内营养治疗中的疑难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完善专科科室营养治疗科学化管理建设。

(三)营养治疗药物规范化应用与管理探索院内会

邀请专委会专家以及院内有关临床科室(营养科、重症医学科等)的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循证医学专家、政策研究专家、医保管理专家等,结合各医疗机构实际情况,以区域研讨会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为基础,讨论制定本院相关科室营养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

(四)营养治疗药物规范化应用与管理的实施效果研究

跟踪反馈各医疗机构营养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从营养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肠内营养用量、入出院营养筛查与评估率、营养科会诊率等指标,评价课题干预效果。

  • 课题实施计划

本课题计划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预计覆盖40家医疗机构,惠及近200名营养治疗管理团队及营养科相关医务人员。

(一)组建课题研究专家组,召开课题启动会:邀请营养科专家、药学专家、重症医学专家、循证医学专家、政策研究专家、医保管理专家等等组建营养治疗药物科学化管理多学科协作专家组,确定课题计划及方案,并在XXXX专家委员会立项。

(二)各医疗机构问卷调研:与各医疗机构营养科、药剂科等营养治疗主要相关人员沟通,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各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问题经验和指导原则收录药品建议,形成指导原则目录初稿。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线上APP问卷、线下研讨会纸质问卷发放或二者结合。

(三)区域研讨会:根据医疗机构地域分布,按照10个医疗机构为一组,开展分区域线下研讨,邀请5-6位课题专家组专家,通过专家与小组内医疗机构营养学专业人员线下(为主)交流、研讨,指导相关科室进一步优化营养治疗药品管理措施,形成指导原则目录终稿。

(四)院内会:以各医疗机构相关科室营养治疗团队为主,邀请3-4位专家组专家。讨论制定本院的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五)数据收集分析:跟踪反馈医院落实情况与效果。

  • 课题执行安排

时间

指导原则

管理办法

202x年1月

项目方案策划、预算及合作协议

202x年2-3月

组建专家库,召开启动会,学会立项,确定课题计划及方案

202x年2-4月

政策与文献检索整理,设计问卷,实行预调研

202x年5-7月

实行正式调研,召开4次分区域研讨会,确定指导原则药品名单

202x年8月

召开中期会,汇报调研结果,确定编写框架

202x年9-12月

撰写相应药品内容,形成指导原则初稿

召开30场院内会,收集药物管理信息,编写管理办法初稿,邀请专家审稿,形成管理办法终稿

202x+1年1-3月

邀请专家审稿,形成指导原则终稿

202x+1年4-5月

处理实施效果数据,分析总结干预效果 

202x+1年6月

召开结题会,进行项目结算 

 

  • 课题可能遇见风险及应对措施

政策方面:紧随国家政策变化,实时调整项目方案内容与计划,以保证项目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开展;项目开展过程中,在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稿件形成的关键环节,保持与政策制定者和相关专家的沟通,及时收集各方意见,争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

技术方面:方案设置前就技术方面进行专业咨询与评估,并在课题开展过程中与专业技术提供方建立合作关系以保证项目的技术支持符合项目开展需求。

人力方面:方案设置前就人员设置进行评估,并在方案与预算中体现人员分配情况;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加强对项目人员的管控,以保证项目进展及质量。

经济方面:项目预算需提交审批,并与相关第三方紧密沟通以确定报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加强对预算实施的管控,以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项目结束后对项目进行结算。

政策方面:紧随国家政策变化,实时调整项目方案内容与计划,以保证项目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开展。

  • 课题的预期效果

1.体系建设:《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建立和推广,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完善医疗机构营养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推进构建营养治疗药物科学化管理体系,为营养治疗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政策保障;

2.专家团队:全国头部医疗机构组成的专家团队,医疗机构中可以与专家深度交流并传播理念;

3.品牌建设: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参与、头部专家带动下,形成认知向合理用药方向转变,积极打造证据体系,引领领域健康发展。